经济参考报记者 王璐
“签约19项,总投资逾1500亿元。”在近日召开的产业链融合发展推进会上,超千亿元项目集中签约拉开了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中国化学”)迈步新征程的大幕。
“新征程上,必须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一以贯之的主题主线,把深化改革作为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,把科技创新作为争创一流的强大引擎,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,把互利共赢作为融合发展的核心理念,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,加快建设研发、投资、建造、运营一体化的世界一流企业。”中国化学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戴和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1953年,党和国家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,中国化学各工程公司和建设公司应运而生,开启了七十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。
作为共和国长子,中国化学设计建造我国90%的化工项目、70%的石油化工项目、30%的炼油项目,在全球完成工程项目7万多个,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,位居全球油气服务领域第一,助力我国由“一穷二白”变成化工大国,由全面进口到全面“走出去”转变。
数据显示,在没有实施大的并购重组、累计消化各类历史潜亏100多亿元的情况下,2022年中国化学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、净利润、员工收入分别是2016年的3.2倍、3.6倍、3.8倍、2.6倍,发展速度和质量持续保持在央企前列,用5年时间再造了两个中国化学。
“今年以来,我们积极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高效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1月至9月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.4%、4.8%,增幅位居央企前列,确保高质量进入世界500强。”戴和根称。
“1总院+多分院+N平台”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建立;39家二三级企业完成混改,较此前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,全员劳动生产率比集团公司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,人均创利水平高出近25%;薪酬分配与考核强挂钩,总部同职级收入差距倍数达2倍……通过改革让人和劳动、管理、技术、资本各要素产生强烈的“化学反应”,使中国化学这艘巨轮劈波斩浪、行稳致远。
“新时代新征程上,我们要持续当好深化改革的排头兵,认真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,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,建立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机制,全力推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。”戴和根称。
向改革要动力,向创新要未来。
戴和根强调,新时代新征程上,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,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集聚内外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、建设现代产业链链长,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、产业控制、安全支撑作用。
中国化学的战略布局、发展方向、资源优势和产业重点从上述的千亿元项目集中签约上就可窥一斑。中国化学与多个地方政府、国家重点高校、国内外相关企业等签署了19项合作框架协议和项目合约,总投资超1500亿元,其中国内签订金额约590亿元,海外签订金额为916亿元。
从签约项目来看,涵盖能源化工、智慧化工园区、科技研发、高端新材料、工程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。其中,与俄气开采公司签订的协议为增补协议,在目前实施的波罗的海“千亿大单”原有合同额120亿欧元的基础上,增加合同额从而达到207亿欧元(含税),实现了中国化学海外经营方式从做项目向做市场的重大转变。与上海华谊、新疆新业等签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,将助力中国化学特色化工实业渐成体系,加快培育实业发展新动能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建立的高性能单原子材料应用联合实验室,未来将为中国化学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提供充足的资源储备。
戴和根表示,中国化学将以此次集中签约为契机,不断拓展与各方合作空间和合作领域,加快打造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、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,促进实现“补链、强链、延链”,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、增强核心功能,与各方一道共同推进产业链融合发展,实现互利共赢,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。